年味濃!水鄉舞起板凳龍
來源: 當涂縣融媒體中心綜合 時間2023-01-27
1月25日大年初四,在護河鎮清潭村丁村,兩條長龍在村前屋后上下翻舞鬧騰,以舞龍鬧新春的方式共慶中國年。
該村舞龍歷史悠久,在丁村村民眼里,舞龍燈是當地過春節的傳統習俗,祈禱來年風調雨順,昭示著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紅火,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和美好夙愿。
當晚6時許,鼓樂齊鳴,“起燈”正式開始。當龍燈啟動的一剎那,所有龍頭、龍身、龍尾上的燈籠一齊被點亮,照得龍體通明透亮。龍首引領,龍身全部連在一起,或高踞盤旋,或奔跑飛翔,或出云入海,變化多端,燈影翩躚,場面十分壯觀。龍燈所到之處,人們燃起稻草、柏枝迎龍祈福,祈求如意順心、歡樂祥和。數十米長的龍燈在夜色中蜿蜒游動,游完了村前村后,還要把龍燈舞到鎮上去,讓鎮上的人也看看這條長長的龍燈。巨龍在熱鬧的鑼鼓和鞭炮聲中歡樂地穿行、挨家挨戶送祝福,伴隨著精彩紛呈的巨龍翻騰表演,吸引了不少群眾圍觀駐足,留影紀念。丁村龍燈隊領隊丁承海介紹道,他們舞的是板龍,兩條龍加起來有40多節,需200多人才能把龍舞起來。丁村有600多人口,全村18歲到60歲的男丁都有義務參與舞龍燈。
據悉,板龍又叫枝子龍,因龍身主要用木板制作而得名,龍的軀干由十幾塊長條木板以插銷相連,每塊木板中間安置一個花籃,籃中插數枝五彩紙花,以前做的龍燈里,放置的是蠟燭,如今為了安全,里面放置著高效節能小燈泡,又亮又方便。板龍從頭到尾體格龐大,舞動起來特別費力。
舞龍時一般先是二龍并行,祭拜正堂,稱作“拜龍”;然后是兩條龍隨龍球起舞,稱作“二龍戲珠”;兩條龍并肩逆向貼身穿行,稱作“二龍搓癢”;龍身盤旋作螺旋狀,稱作“螺絲結頂”;龍首從腹下交錯穿梭,稱作“穿龍”。丁村村民丁承龍說:“我從十幾歲開始舞龍燈,舞了四十多年。我們有這種傳承的思想,都是手把手地教。一個是圖熱鬧,一個是支持家鄉的傳統民俗,我們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?!贝迕窦娂姳硎?,這樣熱鬧又喜慶的舞龍表演著實有趣,記憶中的年味又回來了。
責任編輯:何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