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主張 | 弘揚好家風 貢獻最美“家”力量
來源: 中國文明網 時間2023-03-09
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,也是精神文明創建的“大年”。全國兩會期間,中國文明網推出“兩會話文明”專題,報道代表委員有關履職建言,陸續編輯發布“文明主張”系列內容。
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。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,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,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。圍繞提升家庭教育質量、推進家風建設等問題,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展開熱議。
依法壓實家庭主體責任
全國人大代表 王淑英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》規定: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。目前有些家庭的教育依然存在問題,無論是“棍棒先行”,還是“保護過度”的家庭教育方法,都不利于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。孩子成長的環境缺少“營養的土壤”,勢必會良莠不齊。因此,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,是每個家庭法定的責任。建議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,覆蓋社區、鄉村;建立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師隊伍,開展城鄉互助;教育部成立國家數字家長學校,開設親子溝通技巧指導、家庭問題案例分析等課程,開通家長線上一對一咨詢渠道,為家長們提供優質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,切實解家長的燃眉之急。
讓好家風走進億萬家庭
全國人大代表 丁德芬
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,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。讓更多的人習得優良的家風傳承,建立家風文化示范園,實現家風教育看得見、聽得到、“摸”得著、記得住,讓好家風走進億萬家庭。充分利用文化及媒體陣地,打造融“干部教育、學生研學、全民汲取”為一體的家風體驗平臺,促進以文帶旅、以旅促文的綜合效應,使優秀傳統文化助推全社會家風建設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每個家庭都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,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用4億多家庭、14億多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匯聚起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。
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質量
全國人大代表 王曉菲
家庭教育是一項長期和復雜的系統工程,需黨委政府、相關部門、家長同向用力,密切配合,共同推動家庭教育高質量開展。一是加強領導,建立家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。要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,各有關部門協同發力,使家庭教育促進法真正落細落地落實。二是加強普法,強化家庭教育中家長的主體地位。引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多關注未成年子女品德、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以及良好學習習慣、行為習慣、生活習慣的培養,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。三是協同發力,構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務模式。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特點,定期組織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,進一步推動構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良性互補關系。探索建立遠程家庭教育服務網絡,為家長提供便捷、個性化的指導服務,引導家長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,共同構建文明、和睦的家庭關系。
為兒童創造友好的家庭環境
全國人大代表 孔凡萍
陣地建設是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關鍵一環和重要載體,要積極推進市、區(市)級家庭教育指導中心、鎮(街)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、社區(村)家長學校規范化建設,探索形成以政府為主導,多主體參與、多部門支持、多層次布局的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。立足智慧家教、數字賦能,設計、開發家庭教育云平臺微信小程序,設置家長課堂、個案咨詢等學習交流平臺,以數字化形式擴大家庭教育覆蓋面,讓優質家庭教育資源惠及廣大家長。要常態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,系統全面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,培養一批懂家庭教育,會方法、能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知識及理念的志愿者和骨干家長。
貢獻最美“家”力量
全國人大代表 劉玲琍
一個家庭的家風體現著這個家庭的價值追求和傳承,無數個家庭的家風匯聚起來,則構成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觀和精神狀態。家風正,則黨風端;家風正,則政風清;家風正,則民風淳。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高質量發展,讓新時代家庭觀成為億萬家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,把家庭教育這道“考題”答好,在新時代弘揚好家風,在新征程貢獻最美“家”力量。
責任編輯:何琴